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冰、水和水蒸气》 案例分析

《冰、水和水蒸气》 案例分析

2018年04月15日 05:50:14 访问量:327 作者:高亚兰

冰、水和水蒸气 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2527

二、教材分析:《冰、水和水蒸气》是河北版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这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大胆猜想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是否正确,依据有无道理,就要用各种方法加以验证。而本课是对“冰在常温条件下,完全溶化时温度是多少,需要多少分钟,在加热条件下完全融于水时,需要多少分钟”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最后通过交流,在这一活动中有什么收获,了解假设与事实是有区别的。

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目标:知道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 认识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转化现象。

2.探究目标:通过化冰试验的分阶段观察记录,认识冰、水和水蒸气的状态转化及其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形态的转变,明白形态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不同形态的同一物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4教学重、难点:

化冰试验的操作与观测,由温度统计表认识转化过程的特点。

5教学准备:

1教具:试验台、温度计、记录表、酒精灯、打火机、三角架、铁棒、冰块、学习记录单、量杯若干、烧杯、铁丝网

2学具:笔、纸。

6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是,我们身边却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能在三者之间变化形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学生)回答。 师:这种物质就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水。水在自然界中很平常,那么,大家知道水在固体、液体和气体时被称作什么吗?(学生)固体叫冰;液体叫水;气体叫水蒸气。 导入新课:同一种物质怎么会在自然界里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冰、水和水蒸气的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猜想已经非常喜欢,而且很乐意去猜,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自然过渡到新课。

【评析】导入环节提出疑问的方式,直接引入研究的问题,简洁恰当。

2、探究新知,猜想验证

1猜想 师:首先,我们来动手操作,进行化冰的试验。

⑴拿出两个放有同样多冰的烧杯,一个杯子采用常温溶化,另一个杯子采用加热溶化,哪个杯子里的冰溶化得快?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

⑵在常温下冰完全化成水时的温度是多少度?需要多少分钟;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化成水时,需要多少分钟?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

⑶当加热到多少度时,水开始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会是多少分钟?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师:把你们的猜想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用实验来证明)

2验证

⑴教师演示第一个实验,实验时请一位学生上台点燃酒精灯,并一起回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证明,加热的冰溶化的很快。

⑵下面两个实验,学生分组完成 实验前用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①小组合作完成; ②正确使用酒精灯; ③注意安全; ④实验完成后填写教材P26P27记录图、填空题和讨论题。

⑶交流与总结 通过这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疑问?你的猜想正确吗? 引导学生交流:加热的冰溶化得很快,需要4分钟;冰完全化成了水。当加热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同时水的质量慢慢地在减少。(原因用课件说明)

【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冰、水、水蒸气之间转化的过程,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一转化过程的认识和对重要特征的认识

【评析】三个猜想问题,能针对探究的问题,试验的操作过程,验证了猜想的正确与否,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小结:今天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冰化为水的过程,其中也伴随着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其实水蒸气和水反过来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 这样的现象大家见过吗?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现象。 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谈现象,互相交流后获得到更多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拓展操作

1收集关于人们利用物质形态变化的资料,然后大家讨论一下,说出你的看法。

  1.      猜想:三伏天冰箱里的雪糕为什么不容易化?并设法验证。(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会用“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对待科学中某一个问题,能用科学的思维猜想,实际操作验证,甚至解释其中的原因。

【评析】拓展知识、巩固练习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到生活当中。

4全课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探索过程,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思维理解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评】本教学设计能依据课标的要求,科学课教学新理念出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篇较好的教学设计。

编辑:高亚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石家庄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