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2.小水珠从哪里来

2.小水珠从哪里来

2023年02月15日 18:34:09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35

石家庄完全小学教师备课教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石家庄完全小学教案

课题

2.小水珠从哪里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归纳出什么叫做凝结。

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实例。

科学探究

1.能从水蒸气与水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作出假设。

科学态度

1.能对水蒸气的凝结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防雾眼镜。

3.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水蒸气的凝结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点

1.能归纳出什么叫做凝结。

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实例。

 

教学准备

课件、烧杯、热水、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

1.引导: ( 播放倒入半杯热水,过一会儿杯盖上出现水珠的视频)往保温杯里倒入热水,把盖拧好,过-会儿拧开杯盖,会发现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这是怎么回事?

2.提问: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

(二)作出假设

1.引导:为了认识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不妨我们这样来思考:如果杯子里没有水,杯盖上会有水珠吗?盛有冷水的杯盖上有水珠吗?如果杯盖是热的,能生成小水珠吗?

2.交流: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假设:我认为,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水蒸气和冷的物体接触有关。

(三)实验观察

1.掌握方法。

(1)讲解实验方法: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两只烧杯上;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2)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

(3)出示注意事项:加热玻璃片时,要注意均匀加热,防止玻璃片碎裂;实验中要细心操作,认真观察记录。

2.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四)得出结论

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讨论:两个实验中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实验条件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3.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五)实践应用

1.解释现象。

(1)讨论:从冰箱里拿出的易拉罐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2.设计防雾眼镜。

(1)引导: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戴眼镜的同学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2 )讲解: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镜片起雾”,这会给戴眼镜的人带来很多不便。起雾的原因是镜片温度要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就凝结在镜片.上产生了很多小水滴。今天我们就根据起雾的原因,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也就是怎样不让水蒸气生成,设计一款防雾眼镜吧!你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或借鉴某些实物模型进行设计,并用简图表示出来。

(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防雾眼镜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

(4)汇报:组织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防雾眼镜方案,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和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第      页

编辑:张鹏杰
上一篇:5.雾和云
下一篇:14.看得见的微生物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石家庄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