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宁武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送教下乡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石家庄镇中心校 刘振华
4月8日,在宁化镇中心校聆听了教学能手徐良莹老师小学数学《认识小数》这一课程后,我深受启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教学理念、方法与策略的生动演绎,为我今后的教学之路照亮了方向。
课堂伊始,徐老师巧妙地运用生活实例引入小数概念,从商品价格标签到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记录,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瞬间拉近了学生与小数知识的距离,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种从生活到数学的导入方式,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在概念讲解环节,徐老师采用直观教学法,借助数轴、米尺和方格图等教具,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讲解一位小数时,通过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其中的1份就是0.1米,从而深刻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在认识小数的性质时,利用方格图,将0.3和0.30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方格表示出来,通过对比发现它们所占的面积相同,直观地展示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这种直观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
徐老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并用小数表示,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交流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环节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层次分明、形式多样。从基础的小数读写、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到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水电费等,再到拓展提升的开放性题目,如让学生用0、2、5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并比较大小。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离不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始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徐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令人钦佩,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讲解深入浅出,对课堂节奏的把控恰到好处,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
反观自己的教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教学导入环节,有时未能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不高;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也会运用直观教学,但不够灵活多样,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引导还不够到位;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和层次性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借鉴这堂课的优点,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直观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活动;优化练习设计,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努力打造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
徐老师的小学数学《认识小数》这堂课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收获颇丰。我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