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道德与法治在线主题教研活动心得
石家庄镇中心校 路晓艳
参加了“道法新课标理念驱动核心素养达成的教学路径”的线上教研活动后,我深受启发,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
新课标理念犹如一盏明灯,为道法教学指明了方向。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促使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是达成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如模拟社区治理、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等,能让学生将抽象的道法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环保知识,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议题式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围绕一个有争议性或开放性的议题展开教学,如“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展开辩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跨学科融合也是道法教学的新趋势。与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融合,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从多学科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比如在学习民族文化相关内容时,结合历史中民族发展的历程和语文里的文化经典,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要实现道法新课标理念驱动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路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强烈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
![]() |
![]() |
![]() |
![]() |